2016-07-20
收藏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1、7个十和8个一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一张50元可以换( )张5元,或者换1张20元和( )张1元。
4、接着五十八,写出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 )( )( )。
5、一个数由6个一,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
6、 32里面包含( )个十,( )个一。
7、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8、95分=( )角( )分。
9、找规律,再填空。
① □□○□□○□□○□( )( )。
② 3、1、2、3、1、2、3、1、2、3、( )、( )。
10、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 )。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多( )。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少( )。
11、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和是( ),差是( )。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多( )。
12、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数字的和是9,这个数可 能是( )( )( )。
14、写出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的两位数 ( )。
15、53-6=( )先算( )-( )=( ), 再算( )+( )=( )。
二、计算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43+20=
29-10=
45+20=
78-20=
50+50=
30+60=
60-30=
55-20=
74+20=
72+8=
56-30=
42+8=
32+7=
80+10=
30-6=
70+20=
25-5=
65+10+3=
45+20-3=
47-7-30=
三、选择合适的,在□里画。 (每小题 1分,共 4 分)
四、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共 6 分)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个体题(每空1分,共 16 分)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1)
(2)
根据上面表格分类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 )的个数最多,( )的个数最少。
( )的个数和( )的个数同样多。
( )的个数比( )的个数多3个。
(3)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数一数,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 8 分)
七、解决实际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 先想想算算,再填表。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1)
苏科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第一课时PPT课件
孙集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苏科版《 菱形》
苏科版数学八上3.4《平行四边形》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2)
苏科版数学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1.4.1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
苏科版八年级上《数量的变化》
苏科版数学八上1.6《等腰梯形的对称性》ppt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2)
苏科版数学八上3.4《平行四边形》ppt课件
一次函数的应用(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数学八上3.4《平行四边形》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数学八上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ppt课件(2)
苏科版数学八上2.1《勾股定理》ppt课件之二
苏科版八年级上《轴对称的性质》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2)几种证明图示
苏科版数学八上2.6《近似数和有效数字》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八年级上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苏科版八年级上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苏科版八年级上《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一)
苏科版数学八上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ppt课件(3)
苏科版数学八上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ppt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上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ppt课件之一
苏科版数学八上2.7《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1.2轴对称的性质(1)
苏科版八年级上1.4.2线段、角的对称性(2)
苏科版八年级上《中心对称图形》复习3
苏科版八年级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上2.6《近似数和有效数字》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