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界学贯古今的巾帼英雄:王贞仪_数学家故事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界学贯古今的巾帼英...
首页>数学杂谈>数学家故事>数学界学贯...

数学界学贯古今的巾帼英雄:王贞仪

2016-07-15 收藏

王贞仪,女,字德卿,自号江宁女史,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出生于上元(今南京)一个医生之家。

王贞仪学贯中西,才华横溢,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女算学家、天文学家、医生和诗人。可惜她英年早逝,像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仅活了短促的二十九个春秋,便于嘉庆二年(1797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王贞仪的成长与她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她家原籍安徽天长县,祖父时迁居金陵(今南京)和吉林。她的祖父王者辅,字惺斋,曾任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精通历算,着述甚丰。特别是她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生活坎坷,屡试不第,但他精通医学,以行医为业,在他的影响下,王贞仪也精通医学。但是,对王贞仪的成长,特别是对王贞仪在科学研究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祖父。王贞仪在《敬书先大父惺斋公读书记事后》一文中说:“贞仪幼侍大父惺斋公,公细训以诸算法。即长,学历算,复读家藏诸历算善本十余 种,潜心稽究十余年。”

十一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去吉林为祖父奔丧。在吉林生活了五年,使她有机会阅读祖父丰富的藏书,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在十七、十八世纪时,我国形成了以梅文鼎(1633-1721)、梅珏成(1681-1763)为中坚骨干的安徽数学学派,祖籍安徽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她在《勾股三角解》中有一段十分精采的论述:“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她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着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她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是一分为二的,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王贞仪的着述计有56卷之多。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论着有:liuxue86.com《历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重订筹算证讹》和《西洋筹算增删》等;天文学方面有:《星象图解》二卷,《象数窥余》四卷,《岁轮定于地心论》等;诗词文学方面的有:《德风亭初集》十四卷,《德风亭二集》六卷,《文选诗赋叁评》十卷,《女蒙拾诵》、《沈疴呓语》各一卷等。她的全部着作最精华的部分,都收在《德风亭集》之中。

关于《德风亭集》,还应该特别提到宣城秀才詹枚,他是王贞仪的丈夫(王贞仪25岁时与詹枚结婚),是王贞仪的好帮手。他与王贞仪一起读书,并协助整理书稿,还为王贞仪着作的出版四处奔走。这在封建社会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王贞仪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力,置之不理。有人说什么“历算非闺阁所宜”,甚至说她是“幼而无知”的“闺中狂士”,“抗行古文之女史”。她都一一攻辩反击。她在诗中道出了她的雄心壮志:

“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充分表现出一个刚强的女性那种要求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平等的崇高精神。她曾为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学习科学文化的机会而大声疾呼:

“往往论学术,断不重女子。”

“岂知均是人,务学同一理。”

我国历代学者对王贞仪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清代着名史学家钱大昕赞扬她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南京藏书家朱诸曾为《德风亭集》写跋中说:“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人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自古才女如谢道蕴、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也;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也。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用桐城学者肖穆在《女士德卿传》中赞扬王贞仪的话来概括,就是“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王贞仪确实是一位才华过人,兼通自然科学、诗文和医学的古代中国妇女的光辉典范,她雄辩地证实了中国女子的才智并不亚于男人,是当之无愧的清代巾帼科学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