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4
收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试题,以备借鉴。
一、直接写得数。
56+39= 28+44= 43+17= 81-18=
72+9= 248= 7+27= 72-29=
57= 9 9= 287= 90=
49+7( )8( )6( ) 7( )=49
455( )+21( )-14( ) 21( )=3
二、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7○7=14 54○9=6 3○8=4○6 42○6=12○5
2、( )里最大能填几?
( )8﹤44 7( )﹤54 9( )﹤62
6+( )﹤19 5( )﹤48 15﹥( )7
3、二年级同学进行队列表演,每行6人,可以排成6行。如果每行4人,可以排成( )行。
4、按规律画图形或数字。
△○□
□△○
○△
123
231
3
5、 第一行:● ● ● ●
第二行:摆■,摆的个数是 ●的5倍。那么这行要摆■( )个。
6 、按规律写数。
100、95、90、( )、( )、75、70
6、12、18、( )、30、36、( ) 、48
7、在○里填上﹥、﹤、或=
锐角○钝角 6+6○62 13-6○42 66○6 14○7的2倍
8、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列式为( ),计算所得的商是( )。
9、153中,15是( )数,除数是( ),算出商是( )。
10、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 ),求积的乘法口诀是( )。
11、把口诀补充完整。
( )六十八 五( )三十 一四得( )
12、9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一个角有( )条边,( )个顶点。
13、12支笔平均放在4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 )支,列式为( )。
14、根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
除法算式是( )。
15、82读作:( ),54读作:( )
16、用竖式计算加减法,相同数位要( ),从( )算起。
三、选一选(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被除数是6,除数是3,列式正确的是( )
A、63 B、63 C、36
2、一个箱子里装有红球和黑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可能是( )色。 A、红 B、黑 C、白
3、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 )。 A、5 B、25 C、10
4、把10个苹果平均都放在盘子里,每个盘子的苹果数,不可能是( )。
A、5 B、3 C、2
5、根据口诀三八二十四写出的算式是( )。
A、3+8=11 B、46=24 C、243=8
6、在正方形池塘四周栽树,丫丫数了数每边都有4棵树,那么一共有( )棵数。 A、16 B、14 C、12
7、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图形都相同的是( )。
A B C
8、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每锯断一次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需要( )分钟, A、25 B、30 C、35
9、能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计算的是( )。
A、52=10 B、105=2 C、10+5=15
10、读作24除以6的算式是( )。A、46 B、624 C、246
11、一个箱子里装有红球和白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球的颜色( )。
A、可能是红色的 B、不可能是黄色的 C、一定是白色的
12、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用除法表示,正确的有( )。
A、84=2(盘) B、84=2(个) C、82=4(盘)
13、5个3相加,正确的列式是( ).
A、5+5+5=15 B、5+3=8 C、53=15 D、35=15
14、8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 )角。A、锐角 B、直角 C、钝角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82=4,读作;2除以8等于4.( )
2、3+3+3+3+3写成乘法算式是35或53( )
3、一个盒子里有红球和白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的球可能是绿色的。( )
4、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锐角。( )
5、把6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只能放3个。( )
6、24是8的3倍。( )
7、把13支笔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得2支笔,还剩1支笔。( )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试题,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2.2 等差数列 教案8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3
2.2 等差数列 教案4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2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5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案1
1.2 应用举例 教案1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教案5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1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案2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4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教案4
2.4 等比数列 教案5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4
2.4 等比数列 教案2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教案4
1.2 应用举例 教案2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2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2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6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案3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教案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3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1
2.4 等比数列 教案1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教案4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1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5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