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小学数学文化,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图1是茶壶盖上常见的题词。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围成圈:明、目、清、心。请你读读看,这四个字应该怎样连起来读?
因为四个字排成圆圈,所以可尝试从其中任何一个字开始读。沿逆时针方向读下去,得到四种读法:
明目清心
目清心明
清心明目
心明目清
四种读法都很通顺,意思全差不多。
再尝试沿顺时针方向读下去,也得到四种读法:
明心清目
心清目明
清目明心
目明心清
四种读法也都很通顺,意思也都和原来差不多。
茶壶盖上只写了4个字,读出来却有8句不同的话,每句4个字,总共32个字。写这4个字,就等于写了32个字。
妙得很呀,居然4个字等于32个字了。写下来:
4=32。(?)
麻烦来了,4怎么能等于32呢?
如果数学试卷上有一道计算题,答案应该是4,解答时却写成了32,数学老师阅卷时肯定打个叉,不给分。
话又说回来,如果把这茶壶盖拿到语文老师那里,对老师说:老师你看,4个字等于32个字。语文老师也许会夸奖一番,表扬你说得好:4个字等于32个字,多生动!
数学老师说不对,语文老师说很好,学生该怎么办呢?要不要请两位老师协商一下,取得一致意见?
不必协商了,老师的意见本来就是一致的。
语文老师说,在文学语言里,等于可以用于比喻,4个字等于32个字运用了比喻手法,确切意思是说,这4个字起了32个字的作用。
数学老师说,在数学语言里,等于是指两个数或两个量严格地相等。4个字起了32个字的作用,是因为这4个字连起来有8种不同读法,每个字在8种读法里各出现一次,所以不能写4=32,而应该写
48=32。
听数学课、看数学书、做数学题,一定要注意数学语言。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数学文化,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2.1《二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1《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2《代数式》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2《方差》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2课时)课件
七年级下册2.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1《同底数幂的乘法》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3.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5.1《轴对称》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4《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7《近似数》试题(2)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1《相交与平行》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4《三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2《代数式》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1.1《平均数》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用字母表示数》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4《多项式的乘法(第1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1.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2课时)》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3《单项式的乘法》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4.1.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第2课时)》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3.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3课时)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2.1.4《多项式的乘法(第2课时)》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1 等腰三角形(第4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6.1.2-6.1.3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