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小学数学文化+-的由来:
加减号+、-五百年前德国人最先使用的。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乘号三百多年前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既表示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最早人们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浙教版)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3.5《 实数的运算》
浙教版七年级上《4.6 整式的加减》(2 )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平方根》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七年级上5.1《一元一次方程》浙教版
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3.1平方根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2线段射线直线》公开课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四、五、六章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6.2统计表(浙教版)
安吉天略外语学校七上《科学记数法》 吴爱君(浙教版)-中小学课件站
有理数3 浙教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浙教版
同底数幂的乘法 浙教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复习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
浙教版七年级上2.8《计算器的使用》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 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七年级上《角与角的度量》
因式分解 浙教版
七年级上《等式的性质》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一)》
七年级上6.2 统计表(浙教版)
代数式 浙教版
绝对值5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二)》
浙教版七年级上《整式》
浙教版七年级上《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