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奥数题路程问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20米,乙每分钟走22.5米,丙每分钟走25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相向出发,丙遇乙后10分钟再遇甲,求两镇相距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由题干可知,丙先与乙相遇,再过10分钟与甲相遇,所以丙与乙相遇时,丙与甲的距离为甲、丙在10分钟内相向而行的路程之和:(20+25)*10=450(米),而这段路程正是从出发到乙、丙相遇这段时间里,甲、乙所行的路程之差.所以从出发到乙、丙相遇所用的时间为:450÷(22.5-20)=180(分).所以,东、西两镇的距离为:(25+22.5)*180=8550(米).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奥数题路程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六、表内乘法(二)(课时安排计划)
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实录
二(上)1.2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六、表内乘法(二)(课时计划)安排
二(上)1.3 认识米 用米量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新课标教案(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六、表内乘法(二)2、8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教案参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教材分析
1、《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篇
二(上)1.2 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片断赏析
二(上)1.1 统一长度单位
二(上)1.1统一长度单位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五、观察物体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人教版)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集体备课 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
二(上)1.3认识米用米量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优秀小学二上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