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文化小故事,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数学史家把0称作“哥伦布鸡蛋”,这不仅是因为0的形状像鸡蛋,其中还含有深刻的哲理。凡事都是开创时困难,有人开了端,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发明之前,谁都想不到,一旦有了它,人人都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记数。
我们知道,零不仅表示一无所有,它还有以下的一些意义;在位值制记数法中,零表示“空位”,同时起到指示数码所在位置的作用,如304中的0表示十位上没有数;零本身还是一个数,可以同其他的数一起参与运算;零是标度的起点或分界,如每天的时间从0时开始。
在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的零号已起到现今位值制中0号的作用,它一方面表示零位,另一方面也指明数码的位置。然而他们还没有把零看作一个数,也没有将它和“一无所有”这一概念联系起来。
印度人对零的最大贡献是承认它是一个数,而不仅仅是空位或一无所有。婆罗摩笈多对零的运算有较完整的叙述:“负数减去零是负数,正数减去零是正数,零减去零什么也没有;零乘负数、正数或零都是零。……零除以零是空无一物,正数或负数除以零是一个以零为分母的分数”。每一个学过除法的人都知道,零不可以作除数,因为如果a≠0而b=0,那就不可能存在一个C使得bc=a。这个道理尽人皆知,但在得到正确结论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我国自古以来就用算筹来记数,早就用算筹来记数,用的是10进位值制。巴比伦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制。印度到公元595年才在碑文上有明确的10进位值制的记数法。位值制必须有表示零的办法。起初,中国使用空格来表示零,后来以○表示零,后来印度的0就传入了中国。
在我们眼里,零的存在是那么自然、简洁,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零,却也有这么一段颇不简单的历史。
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数学文化小故事,更多相关精彩资讯,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持续关注。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29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十一
最新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期中复习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十三
《整式的运算》期中复习要点:初一上册数学精选
清华附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十五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九
《代数式》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课后检测题
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期中考试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十四
初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字母表示数
小升初创新思维训练摸底测试题1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二十四
2015年11月初三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同步训练:《整式的加减》
小升初数学毕业综合试题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二十五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命题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十二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题
15-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整式的加减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之《合并同类项》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二十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射线、线段定义
2015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整式
《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归纳: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小升初创新思维训练摸底测试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