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文化小故事,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数学史家把0称作“哥伦布鸡蛋”,这不仅是因为0的形状像鸡蛋,其中还含有深刻的哲理。凡事都是开创时困难,有人开了端,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发明之前,谁都想不到,一旦有了它,人人都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记数。
我们知道,零不仅表示一无所有,它还有以下的一些意义;在位值制记数法中,零表示“空位”,同时起到指示数码所在位置的作用,如304中的0表示十位上没有数;零本身还是一个数,可以同其他的数一起参与运算;零是标度的起点或分界,如每天的时间从0时开始。
在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的零号已起到现今位值制中0号的作用,它一方面表示零位,另一方面也指明数码的位置。然而他们还没有把零看作一个数,也没有将它和“一无所有”这一概念联系起来。
印度人对零的最大贡献是承认它是一个数,而不仅仅是空位或一无所有。婆罗摩笈多对零的运算有较完整的叙述:“负数减去零是负数,正数减去零是正数,零减去零什么也没有;零乘负数、正数或零都是零。……零除以零是空无一物,正数或负数除以零是一个以零为分母的分数”。每一个学过除法的人都知道,零不可以作除数,因为如果a≠0而b=0,那就不可能存在一个C使得bc=a。这个道理尽人皆知,但在得到正确结论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我国自古以来就用算筹来记数,早就用算筹来记数,用的是10进位值制。巴比伦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制。印度到公元595年才在碑文上有明确的10进位值制的记数法。位值制必须有表示零的办法。起初,中国使用空格来表示零,后来以○表示零,后来印度的0就传入了中国。
在我们眼里,零的存在是那么自然、简洁,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零,却也有这么一段颇不简单的历史。
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数学文化小故事,更多相关精彩资讯,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持续关注。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4《中心对称》ppt课件1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3《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3.2《平行线》ppt课件5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2.3《实数的运算》ppt课件2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3.2《平行线》ppt课件2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ppt课件1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第十二章《实数》ppt复习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2《全等三角形》ppt课件2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5.2《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ppt课件4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3.2《平行线》ppt课件3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2《全等三角形》ppt课件1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5.1《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0《整式的乘法》ppt复习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4《中心对称》ppt课件2-中小学课件站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2.4《分数指数幂》ppt课件2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3《等腰三角形》ppt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第十四章《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2《全等三角形》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4《中心对称》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1《平方差公式》ppt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ppt复习课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9.10《整式的乘法》ppt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5.1《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1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5.2《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ppt课件2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1《平移》ppt课件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6《轴对称》ppt课件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5.1《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2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ppt课件3
2017春上海教育版数学七下12.3《实数的运算》ppt课件3
2012上海教育版七上11.3《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