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后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后反思

2016-06-30 收藏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探究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利用其进率进行相互转化而安排的。

教学中,我先安排了复习旧知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进率的化聚,以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化聚的方法。并回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猜想开始,根据已掌握的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为10,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联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研究方法展开探究,验证猜想。汇报时,学生从摆小立方体、计算面积等方法推导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0。

教完这一部分后,我个人最大体会是——教会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适当的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多学生能通过自己或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得出进率是1000的。这“1000”深刻地记在了猜对的和没猜对的同学们心里。猜对的同学因为猜对的喜悦记住了,猜错的同学因为猜错的遗憾记住了。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理论上学生很容易接受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但是在头脑中却难以留下清晰深刻的表象,如果不经过后面的观察及拼摆演示,学生纵然在课堂上知道了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但是由于头脑中不会有很清晰的表象,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容易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弄混淆。学生交流、演示可以作为对前面理论结论的验证,又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空间表象,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淡化了例题教学,以练习的形式带过,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后面的练习明显让我感觉无法深化。另外,由于前面的环节没有把握好节奏,所以出现了后面提升练习和对比体验无法完成的情况,比较遗憾。这就说明了我在驾驭课堂、把握课堂节奏上还很欠火候,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加注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