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我评课的内容是王银翠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本节课王老师设计理念新,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和“做中学”等数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
“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始王老师直接出示课题,说说在生活中觉得对称应怎样的?再出示图形:蝴蝶、树、衣、帆船等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生活中事物美的同时,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来源与生活;通过探究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并应用特征对一些图形进行判断,使学生在探究这些图形美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加深了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王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重视“做中学”,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结构。
王老师遵循了“做中学‘的理念,使学生感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特征:剪一剪——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折一折——判断轴对称图形;画一画——对称轴的位置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学以致用。轴对称的数学美在课堂中得到了再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的到了有机的结合,数学建构思想和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很多地方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6年中考数学得高分优答题技巧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测验
高考二轮复习数学不搞题海如何取胜
高三年级数学函数复习知识点清单
九年级下册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2016年)
2016年高考数学的提分技巧总结
2016年高考数学常见题型的解析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课后练习题
备战201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万能解题法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复习试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组合体的体积同步检测题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整百整十数加减法教学计划
2016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容积课后训练题
人教版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2016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模拟试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策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折扣》教学设计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答题技巧与规范答题方法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模拟练习卷
七年级精编数学第9章随堂练习不等式
初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7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二
初三下册数学第27章知识点抛物线的性质
电教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