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特别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我要求学生用课前5---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要求,有些内容我还重点串讲。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2、具体要求与做法:(1)认真阅读考纲,搞清课本上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类型;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
(2)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条件,改变题目问法等。
(3)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这些方法要按要求灵活运用。因此复习中针对要求,分层训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研读课标(特别注意课标中可操作性语言,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做出具体界定),以课本为依据,不扩展范围和提高要求.据课本内容将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基本运算、基本推理,基本作图,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通过网络结构,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知识的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功能,做到遗漏的知识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况中的合理应用.
(4)防范错误。把学生所有可能的错误收集起来,制定一个错误的预防表,再将这些错误的问题设计在练习与模拟题中,让学生在解题实践获得教训和反思。
(5)研读近两年我市中考试卷及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熟悉中考命题的趋向,也就是要研究:中考必然要考什么?可能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考点?哪些是重点?应该坚守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6)在练习的操作上可以分层次布置,基础的练习要全部过关,有难度的题目可选择性的布置,差生只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核心的练习,好生可要求全部做。
这篇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小升初数学几何知识练习题:勾股定理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三角函数单调性讲解
207中考名师指点:如何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数学期末测试卷小升初必备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述职报告:享受付出的幸福
西师版小升初数学填空练习题
2016年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小数》练习题:上学期
最新小升初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新苏教版)
2017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知识点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计划
2016年小升初数学题三位数的个数是多少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编版
2016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浙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与小数相乘》练习题(上册)
17年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知识点大汇总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7小升初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图形与坐标知识内容汇总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比的认识
八年级数学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知识点解析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同步练习(上册)
2016年小升初数学乘法交换律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