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最新 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推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我觉得这不利于孩子理解减法的性质,所以我就整合了教材,设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解题方法入手,在解决两三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而实际上,不管是书上的练习还是数学学习乐园上的练习,都远远超过了这一种类型。所以在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自己发现有哪些关于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给它们起个名字,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明白算理,最后让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自如,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发现的骄傲。总结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有以下几种:
类型1:
435-89-135
=435-135-89
=300-89
=211(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a、b、c代表任意数)
类型2:
60-24-16
=60-(24+16)
=60-40
=20
435-49-11-40
=435-(49+11+40)
=435-100
=335(学生起的名字叫减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a、b、c代表任意数)
类型3:
900-405
=900-400-5
=500-5
=495(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316-98
=316-100+2
=216+2
=218(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和一位数)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代表任意数)
教学中我发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也有一部分学习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在题的类型“变幻莫测”的情况下显得手足无措,这需要我们老师对这些学生因材施教,不能给这些学生布置难度大的题目,先让他们练习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树立起自信后再适度增加难度。今后还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第三册第二单元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分之一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分之一9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加减法验算第7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第五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花钟》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质量监测基本要求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毫米 分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9加几进位加法教学案例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末尾有0的乘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教案周长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二)上部分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除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分米的认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分之一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