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
收藏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巩固四年级数学期末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钱两个数相加,或者先看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便是:(a+b)+c=a+(b+c)
在一个加法运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凑成整+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学指导:
1:加法的变换律和结合律往往在同一道题中出现。
2:在运用的简便运算时有时会用到“基准数加法”和“凑整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一般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详见全解P48—49
二:乘法运算定律:
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二: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e)
知识点三: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师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规律,结合律只是乘法运算内部的一种规律,用字母表示:
(a+b)×c=a×c﹢b×c
乘法运算定律运用的几种详见题型。
(1) 找朋友:25×4=100 125×8=1000 看到25成125就要想到25、125;如遇到32、72等4或8的倍数、如题中有25成125把4或8的倍数折成4×( )或8×( )
(2) 折零:如例:75×101=75(100+1)乘法的分配律
(3) 乘法分配的灵活运用:例:37×29+37+37×70=37×(29+1+70)并分配律的正反形式要学会运用,这点事学生的难点。
三:简便计算
重点:掌握连减、连除和回则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知识点一:连减的简便计算
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c-b
知识点三:乘除法运算中运用的简便算法。
在乘法中,如果有一个因数时25或(125)另一个因素正好是4或(8)的倍数,出不将4或(8)的倍数分析,也可以把25或(125)写成100÷4(或1000÷8)的形式,再进行口算也很简单,或者根据一个人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积不变的规律进行简运算。
例:12×25
方法一:12×25 方法二:12×25 方法三:12×25
=3×4×25 =12×(100÷4) =(12÷4)×(25×4)
=3×(4×25) =1200÷4 =3×100
=300 =300 =300
教学指导:1:在实际运算中一道题不能有多种简便方法,学生一定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
2:简便运算的考察也会出现在解决问题题型中。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