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左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西南北》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不变量应用题专项练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应用专项练习题
2016四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搭一搭认识余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式条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应用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小升初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小学三下数学《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教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
小学六下数学团购、坐车、坐船问题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半点)》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位小数加减法》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9加几》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四单元《测量之铅笔有多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