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这一堂课下来总体感觉学生讲得不错,各环节也安排得井然有序,首先是汇报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接下来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相关概念;最后集体完成相应练习,交流一堂课的收获。学生在认真思考,该讲的也讲完了,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在以下几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
一、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
本堂课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代表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展示,以至于整堂课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思考中来,课堂显得有些压抑。在汇报时还是应结合小组的优势,让每个上前分享的学生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与责任,这样能使接受有困难的同学敢于出来发言,因为,即使说错了,还有组长在后面帮助他呢。
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学生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课堂上生成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这时因我课前预设不充分,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既没有很好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总结时也没有作出有效的点评,没有使问题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预设不充分,所以在以后备课时光有导学稿还不行,老师应更多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样的话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从容面对。至此,我又总结出一条很可贵的经验:在实施三环节教学中,不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正确、有深度地把握教材,必须充分地备学生!
三、分层设计自学结果检测,培养尖子生
课后级经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整堂课学生缺少静下来练习的时间,而且练习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既要有大家都必需过关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培优性练习,而且最好是以小条的形式,只有基础练习都过关了才可以将小条发下去,我想这给我以后上练习课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四、充分利用老师的语言艺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让学们说变成学生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评课,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感触。通过这课堂我们发现当你让学生说的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回答状态,而当你说我有困惑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学生就不是回答而是一种教师的身份来进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这时往往更容易站出来发言。所以我总结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去引导课堂,正如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当想问学生求最小公倍数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不是去问,最好是自言自语“噢,原来这是列举法,是不是只有列举法呢!?”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已经找到了多种方法,听老师这么一说,肯定会急于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这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
2015崇明县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5山西中考前适应训练数学试卷(图片版)
2014石景山中考二模数学答案(图片版)
2015山西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
2015普陀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答案(图片版)
2015金山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5昌平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word版)
2013武汉初三四月调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图片)
2014海淀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图片版)
2014朝阳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word版)
2015杨浦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答案(图片版)
2015燕山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普陀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15怀柔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北京门头沟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15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北京朝阳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长宁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4北京昌平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14大兴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word版)
2015福建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武汉初三四月调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图片)
2014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14怀柔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word版)
2014北京大兴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4西城中考二模数学答案(图片版)
2014昌平区中考二模数学答案(图片版)
2015普陀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图片版)
2014北京怀柔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