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这一堂课下来总体感觉学生讲得不错,各环节也安排得井然有序,首先是汇报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接下来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相关概念;最后集体完成相应练习,交流一堂课的收获。学生在认真思考,该讲的也讲完了,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在以下几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
一、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
本堂课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代表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展示,以至于整堂课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思考中来,课堂显得有些压抑。在汇报时还是应结合小组的优势,让每个上前分享的学生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与责任,这样能使接受有困难的同学敢于出来发言,因为,即使说错了,还有组长在后面帮助他呢。
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学生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课堂上生成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这时因我课前预设不充分,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既没有很好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总结时也没有作出有效的点评,没有使问题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预设不充分,所以在以后备课时光有导学稿还不行,老师应更多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样的话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从容面对。至此,我又总结出一条很可贵的经验:在实施三环节教学中,不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正确、有深度地把握教材,必须充分地备学生!
三、分层设计自学结果检测,培养尖子生
课后级经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整堂课学生缺少静下来练习的时间,而且练习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既要有大家都必需过关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培优性练习,而且最好是以小条的形式,只有基础练习都过关了才可以将小条发下去,我想这给我以后上练习课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四、充分利用老师的语言艺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让学们说变成学生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评课,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感触。通过这课堂我们发现当你让学生说的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回答状态,而当你说我有困惑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学生就不是回答而是一种教师的身份来进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这时往往更容易站出来发言。所以我总结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去引导课堂,正如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当想问学生求最小公倍数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不是去问,最好是自言自语“噢,原来这是列举法,是不是只有列举法呢!?”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已经找到了多种方法,听老师这么一说,肯定会急于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这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
2011年山东济宁中考数学试题
2016武汉初三元月调考数学试题答案逐题解析
2011年安徽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湖北襄阳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贵州贵阳中考数学试题
湖北省宜城市2015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
黄石市2015初三数学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题3(含答案解析)
2016武汉元月调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初三)
2011年上海中考数学试题
延庆区2015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重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湖南怀化中考数学试题
2016武汉初三元调数学答案(图片版)
2009北京中考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1年湖南长沙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四川巴中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湖北恩施州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山东日照中考数学试题
2016武汉元月调考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宜城市2015初三数学下册期中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2015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重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湖南娄底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山东滨州中考数学试题
广州市2015初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重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阳市2015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重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青海西宁中考数学试题
黄石市2015初三数学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题5(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2015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重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韶关市第11中学2015初三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