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数学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米尺、生活中所搜集的小数的资料。
教学重点:
能让学生在本次课堂教学不仅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认识小数,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思考的策略。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的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根据这一特点,学会用小数表示各种不同的价格、长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入小数。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到超市调查了商品的价格,调查了吗?把你们调查的价格展示给同学们看看。(选择有代表性的商品价格帖到黑板上)
2、区别整数和小数。
你们能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成两类吗?可以怎么分呢?(指生整理价格)你为什么这么分?(因为一类是整数,一类是小数)
3、引入课题。
像这样,中间有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大家想一想分数中间的线叫做(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点你们猜猜叫什么?(小数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自主探索,认识小数
(一)、读小数
1、学生示范,规范读法。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试读小数。学生读正确的给予肯定。学生读错的加以改正,并强调小数的读法。
2、总结小数读法注意点。
师:在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3、及时练习。
其他同学愿意把你调查的商品价格读给同学听吗?
(二)、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师: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请2~3位同学说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0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8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共9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单元评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正方体和长方体 同步题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第5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7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单元练习讲评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4课时 表面积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