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将整数、小数、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
教学难点
利用整数、分数、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我的成长足迹。
1、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
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二、基本练习。
1、课本第79页第1题: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对哪幅图中的哪个数比较感兴趣,你能读出来或写出来吗?
(1)要求学生独立地写数和读数,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或写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万以内的数据。
重点是体会中间有0和末尾是0的读写。
2、第2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32×7048×19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874594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3、找规律填数。
(1)208520902095()()
(2)120011001000 ( ) ( )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
4、在括号内填上“>、<或=”。
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1千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让学生学会学习
北师大版数学《运白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反思二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解决用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后反思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二
《解决问题的练习课》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三
北京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后反思
《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式与方程的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求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
《回收废电池》教学反思二
《小数简算》教学反思二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二
一年级教师公开课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与除法(二)》教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二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铺地面》教学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约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