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2、5的倍数特征有共同之处,既都要关注个位上的数字。我在教学2的倍数特征时下功夫较多,由找倍数——观察特征——验证发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找到学习方法。再到5的倍数特征时,何不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做课本上的习题总结结论,而是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的学号,谁是2的倍数,谁是5的倍数,然后自然的追问一句:“为什么有的同学举了两次手?”全体学生幡然醒悟,原来这几个同学的学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我感觉这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不足之处: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这节课一开始教师营造气氛不很到位。后来气氛有所缓和。
2、.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罗嗦。
3.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少,激励性的语言不够。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总复习)
人教课标三年下《平均数》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人教课标三年下《时、分、秒千米和吨》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数学广角》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乘法的估算》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乘法》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下《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WORD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教案全集
人教课标三年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WORD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之一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5、4、3、2加几》word学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24时计时法》教案之二
人教课标三年下《位置与方向》教案之二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教案
人教课标三年下《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全册
新课标第十册数学教案(图形变换因数和倍数)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四五单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第十二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至12册
人教课标三年下《口算除法》WORD教案之四
人教课标三年下《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