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如何让孩子学出状态,学的精神,是我在讲课前思考的,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效果还是不错。
1、先用课件出示4组题目让学生口算,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如:第一组37+126=、163-37=、163-126=,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四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的快的原因了。这时老师适时的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2、探讨方法,得出规律。
(1)让做的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3、预习新课,理解关系。
在学生探讨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新课,集体交流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的学会知识,理解知识。
《认识方向》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简案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三课时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二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一课时
“认识游览路线”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二课时 平移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
“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角的认识》教案
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三位数的读、写法》教案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预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五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案例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四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