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别。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突破:
1、从研究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罗列出来,思考: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研究,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学会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评判,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行分解,然后从学生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行交流,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格式,然后学生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教学重点:
1、认识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观察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2、分解质因数。先安排学生列塔式分解式对具体数进行分解,让学生清楚地认识的到质因数时一个合数的因数,同时还必须是质数的双层含义。在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让学生按照:了解格式,试算,对分解步骤进行归纳这三步完成的。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3:抽样方法(分层抽样)教学设计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青岛版)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圆的方程
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题(苏教版)
2016学年高一下册数学圆的方程知识点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师大版)
六年级比例教学计划:解比例练习课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旋转变换
最新小升初数学图形的变换单元练习
2016小升初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试卷
初三下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模拟题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提效率方法:知道了还要去实践运用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小升初数学图形的变换测试题(2016)
小升初数学数的改写方法总结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3: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教学设计
高一下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分数运算的知识点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四大策略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测验题(苏教版)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卷(新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数和数的运算概念知识点:整数
小升初数学数的读法和写法汇总
高一数学下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计划:比例的意义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知识点:第三节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圆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圆柱和圆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