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收藏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2)浙教版九年级上
4.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1)课件ppt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相似三角形》课件ppt
3.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3)浙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说题比赛)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2浙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件(3)浙教版九年级上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件(1)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1浙教版九年级上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件(2)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1
二次函数(第2课时)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第1课时)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4.6位似图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相似三角形》复习课件ppt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课件ppt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2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比例线段》课件ppt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3浙教版九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