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一、试卷命题特点:
本次测试卷的命
题思路是: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查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卷命题基本覆盖了全册教材内容,题型灵活多样,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
二、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测验全班39人全部参加,总分3048分,平均74.4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33分。90分以上6人;80—89分11人;70—79分10人;60—69分5人;不及格7人。及格率82.9%;优秀率43.9%三、试卷分析:
1首先,版块设计得简洁、明朗,结构合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答题空间。,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使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4、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5、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注重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结合情境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
6、试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四、改进措施:
1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加强对分数知识的拓展。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2.3相反数课件(共19张PPT)
4.4平面图形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2.6.1有理数加法法则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4.5.1点和线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4.5
2.12科学记数法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5.1.2垂线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3.1.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2.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8.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课件+课时训练+教案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共37张PPT)
2.3相反数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4.6.2角的比较和运算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2.14近似数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3.1.2代数式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2.2数轴课件(共26张PPT)
2.9.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一)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2.4绝对值课件(共28张PPT)
2.11有理数的乘方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6《角》课件(共13张PPT)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2.1有理数课件(共12张PPT)
3.3.1单项式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4.6.3余角和补角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4.6.1角(第一课时)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课件+教案+限时训练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件+教学设计+限时训练
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2.1.2有理数课件+课时训练+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