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年级小朋友聪明、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设计好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此内容的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要突破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这一难点,就必须使用小棒摆一摆。在学习35-2得多少?怎么计算呢?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就请你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摆一摆,怎样从35根小棒里拿出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从5跟里面拿走2根,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为什么要从个位上拨去2个珠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为要减的是2个一,所以要从个位上拨去2个珠子。为什么呢?这时我采取对学的形式,让同桌先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理解。
小结时我鼓励学生:同学们非常得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第二个道题,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理基础,所以,我大胆放手,完全让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拓展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我只起扶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35-2和35-20算法对比。采用了群学的形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找出算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将及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课件显示)。再次体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出:相同点是:把被减数35分成了30和5。不同点:35减2,表示减去两个一,是个位与个位在减;减20,表示减去两个十,是十位与十位在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直观、透彻地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原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1[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4[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二年数学2、3、4的乘法口诀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5[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2
小学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小学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几百几十加减[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估算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除计算复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估算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1[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九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2[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