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7
收藏
按照命题点和规律来看,历年中考,压轴题多由3个小题组成。各个小题的得分率一般都有约定:
第1小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
第2小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
第3小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一、动态几何与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因需要考虑到辅助线等问题,动态几何的难度相比更大。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而另一个则是侧重 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考察计算。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压轴题会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 对考生进行考察。
二、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
中考数学的解答题的难度分布,可以用“循序渐进”四个字进行归纳。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概念和基本的计算功底。第二 部分则开始上演“拉分大战”,题目难度都在中等及以上。这类问题中,主要用到的辅助线的做法、图形的思维等会比较考察考生平时积累的功力。
根据近两年杭州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反馈来看,有许多学生在压轴题出现失分,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输在“审题”上,因此在最后总复习阶段,大家还是应当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归纳上。
面对中考数学压轴题,首先不能有畏难心理,解题时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步:
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意,理顺关系。读题时要注意对语言去粗取精,提炼加工,抓住关键的字词句。
2、联系。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第一小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在解答后面的问题时,适当地与前面的小题找准联系,判断小题与小题之间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再依据有关定义、公理和数学知识进行推算。
3、检查。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再次检查,确保不会因为数学计算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结果的偏离。 中考前的“题海”战术,往往让很多同学在中考数学考场上丧失方向。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着某种方式,要学会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淡定自若地应对压轴题。
在冲刺2016中考的总复习阶段,对大部分初三生而言,放弃一些难题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选择题转变的解答题)和小题,对考生而言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例题一
人教版第四册时分的认识课件
36乘2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三位数的读写法练习一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准备题
2015年二年级下《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下《近似数》课件
2015年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课件(第5课时:统计和数学广角)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间的简单计算练习一
2015新人教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例题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四位数的读写法练习三
用两位数乘
2015年新人教二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单元综合训练(1)课件
2015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大小比较》课件
2015年二年级下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第四时、分、秒的认识准备题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笔算减法例题一
2015年新人教二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单元综合训练(2)课件
2015年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课时:混合运算)
2015二年级下总复习课件(第4课时:克和千克、图形的认识)
倍数关系的一步应用题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1
2015年二年级下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件
人教版小学第四册时、分、秒的认识例题二
2015新人教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