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0
收藏
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认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
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原省编义务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八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在结构上与原省编义务教材大体相同。
本单元结构如下:
本单元重难点如下:
二、教材编写特点
1.知识结构
2.编写特点
谁都知道时间单位抽象难懂,“年、月、日和24记时法”也是如此。义务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而人教版却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从原先的“时、分、秒”较短的时间单位跨越到“年、月、日”较长的时间单位,跨度大,换算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也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同时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并不是通过纸上谈兵就能得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在
学生不断的应用、不断的体验中建立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块知识,教材在安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三者中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日”是最容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的。但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却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日、北京申奥成功之日、3月12日植树节、六一儿童节等日子,还有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练习十二中还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等活动,同时还安排了闰年的来历小知识。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让这些素材为师和为生所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达到能运用身边事件体验生活时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年、月、日的观念。
(2)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足够的时空中建构知识。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较之时、分、秒却显得更加复杂。
数学高考复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14年成都二诊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2014年高考文科数学考前练习:解答题
精选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参考(附答案)
2015年度高考数学试题参考(附答案)
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理试题(暂无答案)
2015-20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几何图形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新编(有答案)
2014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解读 填空题增加25分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新编
2016高考数学复习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专题测试(带答案)
福建2016届高考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精选13年度高考数学试题(带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2013(附答案)
数学高考复习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江苏高考数学命题专家葛军:学好数学耍好“三件宝”
2016北京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模拟题(附答案)
2014成都二诊数学试题(文科)
精选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模板
数学高考一轮复习基本不等式专项练习(带答案)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据的数字特征专项练习(带答案)
精选高考数学试题13年度
2014年高考一模数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参考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5-2016高考数学复习函数与方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参考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
2015-2016学年高考数学简单随机抽样专题测试(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