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米课后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判断。
别针长5米 ( )
铅笔长50厘米 ( )
小明高2厘米 ( )
二、填空。
(1) 32厘米-9厘米=( )厘米
(2) ( )厘米+8厘米=38厘米
(3) ( )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84厘米○48厘米
44厘米○50厘米
四、填空。
40厘米+60厘米=( )厘米
15厘米+5厘米=(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棵大树高10( ) 曲别针长3( ) 一张儿童床长2( )
七、判断正误。
(1)2米=20(厘米)。 ( )
(2)300厘米=1米。 ( )
(3)一条线段长8厘米。 ( )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米课后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三招”搞定方差的大小比较
一种新花样躲2倍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例析及训练
一个折叠问题的辅助线作法探究
不同数字的分数
《平方根》教学设计(第1课时)
《5.4 平移》教学设计案例(第2课时)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现代数学时期
韩信骑马走在路上
数学的三次危机——第一次数学危机
数学的三次危机——第二次数学危机
《平方根》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引参消元法
数字灯谜
不满足问题要求
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巧妙方法
数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初等数学时期
中国画也画得好
数学的三大核心领域——分析学范畴
数学的三大核心领域——代数学范畴
数学传统最悠久的国家
世界数学大事记
数学教育开始最早的国家
用字母代替数
数学史最长的国家
《5.1.2 垂线》教学设计
去马如飞酒力微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析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