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第 1 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交流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领会情境中的问题
奇思的父亲每天工作3天休息一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母亲每工作一天休息1天,你又是怎样理解呢?
2、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奇思的休息日,可以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然后进行反馈。
3、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奇思一家3口的休息日,我们还能知道什么?
三、日历中的规律
1、观察日历可以先看上下,再看左右,然后再看对角线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日历表中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自己的发现
3、 观察日历表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4、 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新课标三下)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笔算乘法(新课标三下)
单元练习课(4)
苏教版“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抛硬币教学案例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第十单元总复习(新课标三下)
估算(新课标三下)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新课标)
分数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
小小图书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买电器
苏教版算“24点”教案设计
公顷、平方千米(新课标三下)
第五册教案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简单的数据分析(新课标三下)
分数的简单计算
加减法的验算
可能性的认识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新课标三下
认识角,与说课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连续进位乘法
解决问题(新课标三下)
解决问题(共4课时)
锐角和钝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