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心得交流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操作的思维价值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不等式》心得交流
教师应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
小学生掌握“十要”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造性教学之我见
学生学习的好帮手-纠错本
小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参加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
优秀教师的成功秘笈是什么?
小学数学应对升学考试的技巧
学习《教师法》的心得体会
怎样通过审题抓住分
课堂上教师出错了的4中情况
教师必备的12种素质
小学数学到底难不难
数学错题集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快速记忆数学知识点的诀窍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有关教师评课的六种方式
对小学教师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心得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拓展教材内容 促进有效发展──“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