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因数与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2、课件出示情境图。P2图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
1、教师问:图中有哪些数?谁愿意扮演小小售货员向大家介绍一下水果的价格?
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
3、6和5.8是小数,6和4是整数。
4、问: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答:45=20(元))
活动二:试一试
1、看书学习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1)指名说说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教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判断它是什么数?
(3)课件出示练习
2、引入因数和倍数的学习。
课件再次出示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问:在什么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报结果(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话: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教师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先判断符合倍数和因数的范围吗?再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活动三:说一说
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3=75 146=84 205=100
(1) 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人判断。(2)指名汇报。
4、完成课件上两题,再次强调因数和倍数的范围。
三、巩固练习
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
14 17 25 77
(1)教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7的倍数呢?
(2)学生答:147=2,14是7的倍数;177=23,17不是7的倍数。
练一练
1、 完成看谁找的快
2、 写出100以内6的倍数
3、 把下列数按要求归类
4、 先根据算式填空
5、 完成判断填空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一练第2、3题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的研究
2014年小学数学毕业测试成绩分析及教学经验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点滴思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及评课)
让学生在“生活化”数学中发展实践能力
《认识100以内的数》课堂实录(练习)
如何上好圆柱和圆锥课的感悟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练习课》课堂实录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实录与评析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评析发言稿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口算除法》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思考
2014-2015年度上学期香港与内地教师共同備課記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
课堂也需要巡查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
我的数学小故事
浅谈小学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协同研修方案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实录
由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引发的思考
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六年级数学段考分析书面材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科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