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收藏
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
50=50 50+10=50+10 解: X+10=50
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高一数学第三章活页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与方程巩固练习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有理数乘方
2016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三单元函数与方程练习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与方程同步练习
第一学期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2015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检测试题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练习题
高一必修一数学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数学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单元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精选)
2015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检测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A版必修1高一数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专项练习(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分类
初一第一学期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15-16年秋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三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及答案:精选初二上册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