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运用:
正方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北京五日游》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1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知识点总结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汇报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顺口溜!
小学1-6年级数学齐全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情绪和智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二)
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
2017年高考数学超越140分的秘籍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优秀导学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稳步提升成绩的方法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2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案设计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小学数学老师关于写论文有感 笨鸟先飞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