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页例7、例8和练一练你知道吗,第39~40页练习六第4~8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因数,知道合数能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能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了解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索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相信自己能学会数学,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分解质因数。
教学难点:
认识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质因数
1.写出算式。
要求:你能把5和28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自己写一写。 交流:你是怎样写的?(板书:5=15 28-128 28=214 28=47)
2.认识质因数。
引导: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5和28的这几个因数中,分别有哪些是质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们的意见和大家分享吗?
明确:在积是5的乘法算式中,1和5是5的因数,其中5是质数;在积是28的算式中,1和28、2和14,4和7都是28的因数,其中2和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一个数里是质数的因数)
3.强化认识。
追问:上面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1为什么不是5的质因数?1、28、14和4为什么不是28的质因数?
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2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2是28的质因数。
4.做练习六第4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独立思考。
交流:你能回答这里两道题的问题吗?说说你的答案。追问:怎样的数才可以称作一个数的质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连加连减
《三角形》 说课稿(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小商店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8和9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一年级说课稿:11~20各数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说课稿(苏教版)
万以内数的认识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一)
《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例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段》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北师大三上《吃西瓜》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比多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位置说课稿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圆的认识
简述小学数学说课的三个要点
苏教版二年级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期末复习教案
《分苹果》评课稿
“长方体与正方体”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用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乘法估算》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