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目标 :
1、学生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验活动的愉悦,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玩过球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球。(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种球:排球、皮球、网球,且三种球的气都差不多足)谁想来拍一拍?
请三个学生分别来拍这三种球,然后再轮换拍,每人把每种球都拍一遍。
请这三个同学说说拍球的感受。
小结游戏、引出问题:各种不同的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会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会低一些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示范,讲清活动要求。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事先准备好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的高度并做好记号)选一个排球,让球的最上沿和100厘米的刻度线对齐,让它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也是球的最上沿的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2.随机抽4名学生合作实验。(老师将他们4人分工:1人让球自然落下,1人在球反弹的高度做记号,1人测量球反弹的高度,1人做记录。)
对这四人的合作做出评价,并提出注意改进的地方。
3.学生分组实验。(组长做好人员分工)
⑴ 用排球做实验。
分三次从三个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记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求出每次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⑵ 用篮球做实验。
分三次从三个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记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求出每次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⑶ 用足球做实验。
分三次从三个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记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求出每次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4.展示学生的记录结果。
先横向比较同一个球从不同高度落下、反弹的数据,再纵向观察不同的球从同种高度下落后的反弹高度,比较算出的分数,发现了什么?
交流小结:对于同一个球,虽然每次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不一样,但是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都是很接近的。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致的。用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反弹高度不一样,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三、总结延伸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球的反弹高度
球弹起的高度球下落的高度 =这种球的弹性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有理数的知识点罗列
高一数学教案《分式、根式》
名师指导:初二数学考试克服失误的20句口诀
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名师指导: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五年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学习小贴士: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名师指导:初二数学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
名师指导:初二年级学习计划
初三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巧用:正向运用顺理成章
名师指导:怎样轻松应对初二的学习?
名师指导:学好数学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名师指导:初二数学概念学习六法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重点测试题有答案(新人教版)
初二数学学习指导: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与解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训练题(2017精选)
2017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理科含解析)
名师指导:五要 五先 五会 六到
名师指导:如何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
如何提高初二数学学习能力
初二数学概念学习方法
分享几点中考数学学生必备的解题理念
名师指导:专家支招教你学好数学轻松拿高分
四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初三关于三角函数复习:已知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锐角
名师指导:制定有效的学习时间表
名师指导:一位老师在期末考试前想对孩子们说的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