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3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3
七年级数学角的比较3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1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加减2
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
七年级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3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11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5
七年级数学垂线的性质与判定2
七年级数学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坐标方向的简单应用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与除法2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复习
七年级数学垂直5
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3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有效数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
七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2
七年级数学相反数和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和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垂直4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
七年级数学余角补角3
七年级数学从数据谈节水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与减法1
七年级数学我们与数学同行1
七年级数学从数据谈节水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