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课件演示)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3)
高二数学(理)试卷第一学段考试(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05-06)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04
2010年高三数学高考指导与复习课件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课件 新人教B版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04
高二下学期数学测试——直线与平面(理科)
2012年上海黄浦区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意义(二)课件
高二数学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题(答案)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性质
内蒙古包头33中09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文)
2012高考数学选择题常考考点专练2
福建大田一中2012高一数学下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课件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理科课件解三角形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13)
高二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练习及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2课时立体几何综合与应用
高二数学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课件
09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及其系数的性质课件
高中数学对称问题课件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件
高中数学1.2.2充要条件
2011高考数学复习课件:指数、对数函数
2009年高三数学理科二模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
2007年福建省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
2012邢台市高二数学(理科)期末联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