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一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 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七年级数学轴反射与轴对称
七年级数学单项式与多项式
七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幂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七年级数学可能性2
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1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课件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七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七年级数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七年级数学探究平行的条件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
七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与证明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七年级数学可能性1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复习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1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