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3
收藏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会有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时卡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造成误会呢?
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二、自主学习(10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2页
2、组内交流: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3、尝试训练:(教科书53页做一做)
连一连
晚上睡觉 吃午饭 放学啦
15:30 12:00 21:00
4、学生汇报。
5、教师强调总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6、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3页例3
我们是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出发的,列车17时45分正点到达石家庄站。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7、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
8、学生汇报。
9、尝试训练:春蕾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10、教师总结强调: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当然把问题里面的时间都换成24时表示法之后,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
三、自主练习(8分)
1、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掌握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进行自主练习。
四、当堂检测(13分)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完成好的同学还是有红旗奖励哦!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1)》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用8的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与代数(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八》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九(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3)》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