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希望大家认真品阅。
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权属于英国人。
1557年,数学家雷科德在他的《智慧的激励》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他说:“最相像的两件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该用来表示相等。”他的书《智慧的激励》也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数学中,等号“=”既可表示两个数相等,也可以表示两个式子相等,但无论何种相等,它们都遵循以下规则:
(1)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2)若a=b,那么b=a;
(3)若a=b,b=c,那么a=c;
(4)若a=b,那么对于任何数c,有ac=bc。
人们起初用“ ”和“ ”。表示大于和小于,英国人乌特勒首次在他的《数学入门》一书中使用了它们。另一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引入了现在的两个符号:>、<。他在自己的书中明确地写道:“a>b表示a量大于b量,a<b表示a量小于b量。”
不等号在数学中有着普遍应用,在使用它们时,应遵循如下原则(a、b为实数)
(1)若a>b,则b<a
(2)若a>b,那么对于任何实数c,有a±c>b±c;
(3)若a>b,c为大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4)若a>b,c为小于零的实数,那么ac<bc;
(5)若a>b,b>c,那么a>c。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奥秘之等号与不等号的发明人,有没有哪一条触动了你呢?
九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下册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质量检测题精编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27章教学计划:第1节图形的相似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评价方案
2016学年中考数学必做模拟题:复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教学计划:第1节反比例函数
初二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6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浙教版)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公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6)
新编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测试题(人教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拼组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长度单位
精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随堂测试题
必备的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年)
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带答案)
最新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3节解直角三角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27章第3节《位似》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2016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浙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章第1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品读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