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
1、 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教学反思:
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清楚,如介绍路线图时,有些孩子还是不太熟练方向,因此,下节课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多让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来锻炼自己的表达,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高一数学:21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视频]
高一数学:2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视频]
高一数学:17 立体几何中平行关系的证明[视频]
高一数学:14 多面体与旋转体[视频]
高一数学:10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视频]
高一数学:50 同角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视频]
高一数学:16 立体几何的定理体系[视频]
高一数学:08 函数综合问题[视频]
高一数学:64 三角变换(二)[视频]
高一数学:41 角的概念的推广(二)[视频]
高一数学:49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诱导公式的应用[视频]
高一数学:30 算法程序框图及逻辑结构试题[视频]
高一数学:25 算法初步[视频]
高一数学:0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视频]
高一数学:45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视频]
高一数学:39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视频]
高一数学:55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表现形式[视频]
高一数学:33 案例[视频]
高一数学:46 三角函数线的应用[视频]
高一数学:60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习题课[视频]
高一数学:51 同角三角函数式的证明[视频]
高一数学:35 用样本估计总体[视频]
高一数学:13 空间几何体[视频]
高一数学:29 循环结构[视频]
高一数学:2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视频]
高一数学:58 实数与向量的乘积[视频]
高一数学:31 基本算法语句[视频]
高一数学:19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视频]
高一数学:37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视频]
高一数学:36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视频]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