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课件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四、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16年小升初数学计数知识点之加法原理精解
2016年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简单的统计
2016年小升初数学植树问题公式
2016年小升初数学必考定理:运算规律
16年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速算口诀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积累:小数四则运算
2016年小升初数学中类比方法精解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衔接: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升初考试数学知识点积累:运算定律
2016年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平面立体图形
2016年小升初数学必考基础运算公式
小升初数学考点:运算顺序
2016小升初数学基础知识:比和比例
20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图的考点
2015年小升初数学运算定律公式总结
2016年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工程问题
2015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考点归纳
2016年小升初数学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2015小升初数学运算法则知识点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置换问题
小升初数学的公式2016:利润与折扣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理:性质和规律
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教你技巧:快速掌握小升初知识
2016年小升初数学方阵问题公式
精解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四则运算
精选小学数学知识点之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详解八种方法解决小升初数学概念中的难题
小升初数学常用数量关系式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几何知识重点归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