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480 180(千克) 180 =150(千克)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5
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3
里程碑上的数导学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7
方差的应用导学案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2
平均数教学设计3
双曲线课件1
确定位置导学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学案1
平均数教学设计6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1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导学案
对数与对数函数课件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3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数据的离散程度导学案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课件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2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1
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3
平均数教学设计1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鸡兔同笼导学案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3
平均数教学设计4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2
平均数导学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