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预习作业:
1、欣赏P1的图片,你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仔细观察例1中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画对称图形吗?
4、试着在例2的格子图片上画一画
5、你能用预习到的知识用纸来折、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例题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2、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练习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1)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3、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4、课外作业: 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5、《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1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2)课件ppt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1)课件ppt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中考题演练及解析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1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3 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同步练习(含答案)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汇总1(x的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2.2将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九年级数学上 第二十一章自主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上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教学设计+检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人教版免费课件下载 21.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共19张PPT)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习题汇总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015年初三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精选试题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2 公式法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2015年九年级上 21.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降率问题学案(第2课时)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2)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
人教版免费课件下载 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共16张PPT)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免费课件下载 21.1一元二次方程(共12张PPT)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