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预习作业:
1、欣赏P1的图片,你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仔细观察例1中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画对称图形吗?
4、试着在例2的格子图片上画一画
5、你能用预习到的知识用纸来折、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例题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2、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练习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1)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3、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4、课外作业: 通过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5、《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中山市高二数学理科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苏教版选修1-1常见函数的导数课件(1)
2004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汇编--解析几何(一)
2012年高考数学模拟考试二(理科)
高二数学空中向量-夹角与距离课件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与一题多解试题卷1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卷评讲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1届高三数学理第六次月考
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椭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训练数学(理)
2007年5月朝阳区高三数学二模文科
高一数学解斜三角形课件
崇文区06-07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二)(文)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高二数学期末测试卷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课时导数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向量的坐课件 新人教B版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课时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
高三数学9.12球课件(理科一轮)
09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理科期中考试题(山东省鲁北中学)
高一下学期三角函数练习1
2011年高考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练习及答案
高二数学(文科)第一学期12月考试试卷(广东肇庆实验中学05—06)
2015高考文科数学函数部分知识点__汇总
高二单元试题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201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 新人教B版
2009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文科期中考试题(山东省鲁北中学)
高一数学1.1.0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件
高一数学数列练习4
高中数学3.1.4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