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复习引入
由学生说分数,分子、分母及写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以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活动为主,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题目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拓展、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习题,通过多样化的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4、5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展现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确定圆的条件同步练习3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阶段测试
九年级数学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章节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结识抛物线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11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13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1
九年级数学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逆命题、逆定理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7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终考试试题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整章练习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同步测试1
九年级数学锐角的三角函数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6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1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8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形函数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单元检测
九年级数学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2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16
九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1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