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图形的运动旋转》是在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隐含着重要的变换思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好素材。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性学习。同时,我还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大胆地引导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中学习数学。这一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丰富的生活中的旋转”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再让学生举一些旋转的例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大胆地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引入当前要学的新知识,再从概念中寻找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引入时生活中旋转现象的举例及紫荆花至少旋转多少度能与原先的图案重合,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都使用了多媒体的手段。特别是在研究图形旋转的性质时,旋转中心在图形外的图形的旋转过程,用多媒体制作的运动过程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性质。3、知识板块清晰,课堂语言科学规范,板书清楚。板块之间衔接自然,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1、教师在提问时需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习惯。2、如何将“创设情境”有机地与教学结合起来,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创造。3、还应大胆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安排更合理的教学环节,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应更丰富些,以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是“图形的运动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锐意创新,更加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力求把新的课程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017年高考备考:数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人教版2017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指导
小学2017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考状元总结:学习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
你必须知道的高考数学答题冷技巧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2017年
2017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上册
2017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2017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7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2017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2017年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2017年
2017年九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7年高一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计划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2017年小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2017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2)
小学2017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2017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
2017年高二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7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加减混合》练习计划(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知识点2017
2017年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