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2016-06-21 收藏

本节课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教学,在教学中模仿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这节课有了之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经验之后,孩子在思考计算方法是节省了很多时间,孩子会迁移用之前的方法,这也是我很开心看到的。学会怎么算之后,我让孩子比较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能迅速发现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一个是十位上先进行计算,另一道算式是个位上进行计算。接着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孩子试着从减数入手,虽然回答的结结巴巴,但大概意思我还是能听明白的,这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孩子其实真的很不错,有了初步分析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亮点体现在:1.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手操作这一块我组织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来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小棒,计数器只是作为个别学生辅助计算的工具。

2.注重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最熟悉的春游场景作为学习素材,学生在观察,讨论与交流中,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摆小棒到拨计数器再到算法,一步步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半抽象思维最后抽象出算法,给了学生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4.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本节课只有简单的四个环节,但一环扣一环,牢牢的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之下进行教学。

5.注重教学的层次性。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45-30我采用了让学生摆一摆,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而在探究45-3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两位数减一位数上来的,提示学生老师欣赏能自己独立算的小朋友,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1.算法的抽象体现的不到位。一节课下来,学生依然依赖于数的分成来做题,还是具体的算理,没有抽象出算法。

2.在比较45-3和45-30的不同之处时,我进行了两次抽象,第一次抽象出十位减十位,第二次抽象出个位减个位,但这两次抽象还只是停留在教师层面。

3.减法模型的建立体现的不到位。在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我都把它们加入了情境,此时,可以问问学生什么时候用减法做,帮助学生建立减法模型。

4.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不够。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可以让学生上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继而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不变,减数越来越小,差越来越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