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在教学“小括号”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小括号“再创造”的过程,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实际意义和合理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借助教材中剪星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提出如果将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生尝试写,师巡视时发现10一2+3,追问: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3吗?为什么?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此时我们围绕“10一2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3。(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十3。(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3。(4)画()表示先算2+3……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我们不说,外国人能看明白吗?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教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互相说明解题思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外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发新书》说课稿
十几减9优秀说课稿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青蛙吃害虫》说课稿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左、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精品优秀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说课稿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拔萝卜》精品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优秀《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学优秀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换算》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第二册下《图书馆》说课稿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浙江版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说课稿(转自数学吧http://www.shuxueba.com)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说课稿
认识整十数和一百de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优秀范文
课文《图形的拼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一册《认钟表》说课稿
小学三年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今天我当家》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第二册《图书馆》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二学期优秀说课材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