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在教学“小括号”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小括号“再创造”的过程,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实际意义和合理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借助教材中剪星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提出如果将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生尝试写,师巡视时发现10一2+3,追问: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3吗?为什么?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此时我们围绕“10一2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3。(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十3。(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3。(4)画()表示先算2+3……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我们不说,外国人能看明白吗?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教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互相说明解题思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外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北京课改版九上22.2《过三点的圆》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1《锐角三角函数》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19.1《比例线段》ppt课件之一
北京课改版七上4.9《角的分类》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3《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二次函数的图象》课件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练习课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ppt课件(3)
京教版七上4.14《相交线与平行线》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ppt课件(一)
北京课改版九上23.2《概率的简单应用》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0.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九上20.1《二次函数》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3.1《求概率的方法》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2《角平分线》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6《反比例函数》ppt复习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19.1《比例线段》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19.4《相似多边形》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5《应用举例》(坡度、坡角问题)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19.7《应用举例》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复习课件
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21.4《解直角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京教版七上4.14《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知识》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1.4《解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上21.5《应用举例》(航海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1.1《生活中的图形》word教案
北京课改版九上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