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运用:
正方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正方体(一)
2014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初一数学暑假作业练习
最新数学七年级暑假作业本
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暑期作业答案2015
七年级下数学暑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2014七年级暑假作业数学试题精选
2014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暑假作业
2014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2014年数学初一暑假作业
2014七年级暑假数学作业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初一数学暑假作业答案参考2014
2014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暑假作业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014初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暑假作业
新北京苏教版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题节选
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精选
初一年级最新数学暑假作业
新苏教版北京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初一数学下册2014暑假作业
初一数学下学期暑假作业2014
最新初中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题
2014初一年级数学的暑假作业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最新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暑假作业
2014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暑假作业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暑假作业
最新苏教版北京初中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