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2019-2020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深入挖掘内容本质,有效组织学生活动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侧记
五年级数学听课反思 控制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听课反思 《植树问题》观后记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研讨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小结 专家引领 教师成长
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后的感想
回顾展望 携手前行 ——优秀教研组工作交流(六年级数学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随笔 校长带领我们研读教材
小学一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趣、理、清、情 ——听港区复习交流课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心得 什么是开放性的教学
听课心得 “植树问题”的教学启发
温故知新寻找方法,夯实基础拔节进步——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四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线上学习效果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老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复习课听课感悟
数学课“1-5“的认识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文章 复学后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听课心得 听《平均数》的反思
七年级数学组“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收获与感悟
第二学期南华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六三班数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区级线上学习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组工作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