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收藏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七年级数学科上册水平测试题4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检测题6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平移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平方根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同步测试4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课时练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课时练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科上册水平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科上册水平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科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综合检测题2
七年级数学乘方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上册段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检测题8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练习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检测题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综合检测题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检测题3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同步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检测题1
七年级数学多姿多彩的图形同步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同步测试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训练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