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
收藏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你喜欢。
一、基本情况
高一计算机1323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13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环境新,好奇心强.但是普遍学习习惯不好,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所以工作的重心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科的兴趣,以及在补足初中知识漏洞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夯实学生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围着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为三年后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任务:基础模块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集合(9月份
第二章不等式(10月份
第三章函数(11月份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2月份-1月份
措施:
1.夯实三基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整体,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中形成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能力才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A.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B.重视概念的归纳、规律的总结、技能的训练。
C.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D.加强知识过关检测,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A.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B.课堂练习典型化;
C.教学语言精练化
D.板书规范化。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A.指导学生看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B.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典型例题解法及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4.加强学风建设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适当安排作业,认真检查督促,加强优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对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
四、各章节授课具体时间安排:
(基础模块第一章集合(约12课时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2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3理解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4了解充要条件。
(基础模块第二章不等式(约12课时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概念。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高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基础模块)第三章函数(约20课时
(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3能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基础模块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约20课时
(1理解有理指数幂,掌握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进行幂的计算方法。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及其简单性质。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及积、商、幂的对数,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
(5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6能运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混合运算法则
2015年初二上册期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储备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2015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
(最新)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必备知识点:.角的种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有理数
15年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整式复习要点
15年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有理数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有理数及其运算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相反数
新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参考:整式的拓展
新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多项式知识点复习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有理数乘方
15年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有效数字
15—16年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指导:二单元
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科学记数法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重点知识点指导:整式的加减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图形认识初步
2015-2016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2015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指导:正数和负数
2015年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新学期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直线、射线、线段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必备:几何图形分类
初一上册数学四单元重点知识点指导
七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知识点指导: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