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七年级下《平行线的性质》PPT获奖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1《相交线》(第1课时)课件1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10.1《统计调查》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第1课时)课件
七年级《轴对称》说课获奖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2.2《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1《相交线》(第2课时 垂线)教学资源包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1.1《不等式及解集》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活动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获奖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1《相交线》(第2课时)课件1
七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二等奖](杨晓冬) 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1)
七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获奖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1.2《不等式的性质》PPT课件(1)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PPT课件(2)-中小学课件站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3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平行线的性质》(二)PPT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2)
七年级《课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获奖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1《相交线》(第1课时)课件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PPT课件2
2015人教版数学七下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数学七下10.2《直方图》(第2课时)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